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触控屏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传统的物理按键被整合进中控屏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触控屏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传统的物理按键被整合进中控屏幕。然而,这一趋势引发了驾驶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广泛讨论。很多人机对汽车内的触控屏非常的讨厌,不知道你该不会是其中一员。
根据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的最新规定,自2026年起,车辆若缺少用于控制关键功能(如转向灯、危险警示灯、雨刮器、喇叭和紧急呼叫系统)的实体按键,将没有办法获得最高的五星安全评级。该举措旨在减少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因操作触控屏而分心的风险。
Euro NCAP战略发展总监Matthew Avery指出,过度依赖触控屏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普遍问题,几乎所有制造商都将关键控制功能转移至中控屏幕,这迫使驾驶员在操作时将视线离开道路,从而增加了事故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实体按键在驾驶安全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瑞典的一项测试显示,使用物理按键的车辆在执行常规操作(如调节空调、开启座椅加热等)时,所需时间仅为全触控车型的三分之一。 此外,英国运输研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车载触摸屏界面会明显降低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其影响甚至可与酒驾相提并论。
实体按键的触觉反馈使驾驶员能够在不转移视线的情况下完成操作,减少了因分心驾驶而导致的事故风险。相比之下,触控屏在强光下反光、佩戴手套时失灵以及在颠簸路面上易误触等问题,进一步暴露了其在实际驾驶中的局限性。
面对新的安全评级标准和消费的人对驾驶安全性的关注,部分汽车制造商开始重新评估其车载控制系统的设计。大众汽车宣布将在其未来的车型中重新引入实体按键,包括音量调节、座椅加热、风扇控制、温度调节和双闪警示灯等功能。现代汽车也表示,其下一代产品将保留实体按钮,并优化触控屏的操作系统,以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性。
此外,宝马在其iX和i4等车型中尝试减少实体按键的数量,但由于用户反馈不佳,已开始在新车型中重新引入关键功能的物理控制装置。
随着欧盟新规的实施和花了钱的人驾驶安全性的日益关注,汽车制造商在设计车载控制管理系统时需在科技感与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实体按键的回归不仅是对驾驶安全性的重视,也是对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优化。未来,如何在保持车辆现代感的同时,确保驾驶员的操作便捷性和行车安全,将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