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你们对logo的营销价值一无所知!

来源:爱游戏    发布时间:2023-12-01 15:20:05

  终于,淘宝也是没能逃过换logo的宿命,2021年伊始,把用了18年的logo换了新装,#中国人点击最多的汉字,变了#。

  在具体的新logo设计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淘宝网”改名“淘宝”,淘宝把笔划线条变得纤细,笔划之间的距离拉开了,整体视觉更加扁平化,看起来更舒服、更细致、更清晰。

  从“支付宝蓝上加蓝”到“元气森林新LOGO没‘気’了”的营销趣闻,我们显而易见,logo之于品牌的意义,并不只是视觉层面的花瓶或者摆设,Logo逐渐变成一种自带营销力的符号,在品牌营销中大有可为。

  我们知道“宇宙第一潮牌” Supreme就是个典型靠联名把logo玩出花的,是其它品牌主动寻求跨界合作的爱宠。

  合作的品牌似乎只要和Supreme沾上边,把产品印上Supreme的LOGO,就能提高好几个潮流level。

  因此还有人戏称:加上一层“Supreme”的滤镜,产品价格就能够翻很多倍。

  比如在Supreme x 奥利奥的联名中,双方把Supreme的logo印在饼干上,将看似几美元的饼干,卖出了高达4050美元的价格。

  Supreme靠一个logo玩转联名,形成“万物皆可Supreme”的认知,帮助品牌逐渐构建强大的视觉锤联名优势。

  可以看到,Supreme的logo已经成了一种颜色、一种形状,还能是一种色号。

  而恰恰是这样的联名方式,不断赋予logo更多新的内涵,沉淀了更多“酷”、“潮流”品牌基因。

  透过Supreme这个案例,我们大家可以发现当Logo慢慢的变成为联名的主设计时,也在积累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和粉丝经济,具备了IP化的一切特征。

  所以品牌可完全以IP思维经营你的logo,将其打造成IP化的logo——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可商业化,从而进行logo的品牌溢价与延展,带动品牌的商业变现。

  在说这一part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瑞典麦当劳复古理发店的创意。

  麦当劳结合金拱门造型跟中分发型的契合,邀请著名发型设计师为大家量身定做中分「the Golden M」发型;同时麦当劳还推出“ Golden Mdetector”AI 检测APP,若用户中分发型与M造型一致,还能免费获取巨无霸。

  比如下面这个,麦当劳把自己的logo拆了玩,做成了麦当劳门店的指示牌,引导消费者快速找到最近的麦当劳餐厅,能够说是将logo嵌入用户生活。

  运用“中分”、“向左”、“向右”等接地气的创意,重新翻译logo的视觉锤,从而把品牌的语言,转化成用户更容易接受的生活化语言,再结合生活场景的投放,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器变得具象化。

  要知道,营销的本质就在于如何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找到“通道”,找对的人、说对的话。

  而生活场景即是品牌和消费的人的媒婆,麦当劳的logo营销,无非是利用好这个媒婆。

  品牌通过回归“说人话、生活化”,把logo做成消费者生活的超级连接器,为品牌寻找更多流量入口,将logo打造成更加亲民化和接地气的标识。

  当用户能切身参与到品牌logo相关互动的时候,logo也被赋予话题性和网感,更利于拉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logo就是脸面,我们通过logo能够迅速辨识某个品牌。因此从长期价值来看待麦当劳的logo操作,这样的生活化营销能够把logo的识别性最大化表现,不断的提高品牌的辨识度。

  往后当人们看到品牌熟悉的配色或者组成元素时,就会触发消费者的记忆点,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品牌了。

  说到logo营销之道,就必须提马丁.林斯特龙在《感官品牌》提到的品牌五种感官形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以“情”感人,让顾客对品牌从始至终保持忠诚度。

  去年疫情期间,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临时的“疫情版logo”,通过将品牌的logo结构分离,塑造生动的品牌人格,提示警醒我们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

  我们经常说logo是品牌对外形象展示窗口,现在应该进一步说,logo也是企业展示公益形象的载体。这一些品牌无疑是通过logo释放善意,传递品牌的公益能量。

  再看一个例子,花呗于2018年推出《上支付宝用花呗》系列广告,花呗就活用花呗 logo,把logo拟人化、动态化。

  在广告中花呗logo 小人当起了主角,穿梭在大街小巷,向大家安利吃喝玩乐使用花呗,好似一个有表情、有脾气的真人对你说话。

  台湾奥美叶明桂先生曾说过,只有人才会和人对话,所以我们要把沟通的形式,变成对话的形式。

  因此从这些案例里,我们更能直观理解“感官logo”所创造的价值,logo可完全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肢体语言。

  当品牌把logo当人看,可以让用户自行脑补品牌背后完整的形象,助力品牌与消费者完成有温度、立体化的沟通对话。

  我们知道,一个品牌的发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每个品牌都会因为根据品牌升级或者营销热点的变化,而选择变换logo,这也就会衍生出logo新旧更替的话题。

  前一段时间汉堡王从logo、食品包装、餐厅都进行视觉升级,把logo换成22年前的模样。此外,汉堡王还推出简约版的迷你LOGO,大B加小K的设计,巧妙传达了【Burger King】的品牌名。

  汉堡王这波换logo的骚操作,把旧logo稍作润色就当新logo用,以至于网友开玩笑说“用回第一稿”。

  2019年的时候,必胜客把logo换回52年前的旧logo,对此也有人点评必胜客是重拾披萨界“扛把子”地位。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个新的logo延续必胜客经典的红色屋顶和厚重的字体。

  纵观这系列Logo换新的案例,似乎品牌都只是换了个寂寞,这样也未免过于草率?

  看似偷懒却充满创意,无论是汉堡王还是必胜客,都是通过让旧logo回归的方式展开致敬经典的怀旧营销。

  如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一书给“怀旧营销”做出的定义——在营销活动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怀旧元素刺激,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怀旧情怀,勾起他们记忆深处的共同符号,以此来引发购买倾向。

  结合这一点分析,多数品牌的旧logo成了一代人怀旧的经典,早已扎根在用户的心智;作为具有时代感的元素,是用户感知品牌陪伴感的记忆点。因此品牌如果启用旧logo进行营销,恰是利用怀旧情绪触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好感,重新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

  可能你看到这儿,对品牌怎么样才能做好logo营销产生好奇,在我看来首先要做好设计、时空立体传播这几件事:

  logo设计不是盲目追求天马行空,更不是灵光一现,别妄图让用户去猜你的logo意义,无法被快速解读的logo都不是好logo。

  麦当劳的“M”,奥迪的“四个圈”、苹果手机“被咬的苹果”、特斯拉的“T”等,这些logo都是以简单的字母和几何形为设计雏形,拥有先天辨识度优势。

  logo唯有自己的特点,才能触发大家的好奇心,在消费的人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视觉锤位置。

  信息大爆炸之下,我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消费者接受并消化的信息是有限的,设计过于复杂的logo只会被抛弃在消费的人的盲区。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麦当劳的M、耐克的√,远远比Supreme更利于传播。

  一个会玩的logo,要可以有效的进行话题或者视觉层面的延伸。比如以借热点或者玩联名的方式让logo变得会来事,更有助于品牌把自己的logo推向大众面前,形成人人皆知的谈资。

  我们上面所分享的麦当劳和Supreme,它们都是典型会延伸的案例。通过长期拓展话题占据logo的视觉高地,把品牌符号钉入消费者心智。

  logo资产的建立非一时一日之功,需要品牌持续的长期投入,以适应一直在变化的营销环境,就好像麦当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logo做文章。

  一个品牌唯有以眼前的投入,才能换得更长远的品牌logo价值,对消费的人的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品牌做不到这一点,想要把logo进行IP化或者资产化,无疑都是昙花一现。

  本文参考资料: 《品牌至上:logo设计法则与案例应用解析》,何亚龙,2017年1月